PMI® - FWA
瀑布式與敏捷式專案管理的融合應用
Fusion of Waterfall and Agile (Project Management)
- 時數:14小時
- 費用:NT$ 24,000
- 點數:6.0
選擇查詢分區開課時間
地點 | 班號 | 日期 | 時間 | 預約 |
---|---|---|---|---|
台北 | 254059 班 | 2025/10/13 ~ 2025/10/14 每週一二 | 09:00~17:00 | 預約 |
目前查無開課時段
詳細開課時間請洽詢業務
新竹、台中、高雄如有上課需求,請參考台北開課日期,洽當地服務人員依需求加開遠距開課日期
教材
課程目標
敏捷 (Agile) 和瀑布 (Waterfall) 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專案管理方法,各有優勢。敏捷強調靈活性、迭代開發和快速回饋,而瀑布則適用於需求明確且變動性低的專案。最佳結合這兩種方法可以帶來靈活性與結構性的雙重優點,常見的做法稱為混合型方法 (Hybrid Approach)。
成功結合的關鍵要素
清晰的溝通橋樑 敏捷與瀑布的交界處 (如需求確認到開發啟動) 需建立明確的交接標準。
靈活的專案治理 確保管理層能接受敏捷過程中需求變更的彈性,同時也要確保開發團隊理解瀑布階段的重要合規與交付要求。
工具與流程整合 選擇支持雙重方法的工具,如 Jira (支持敏捷) 與 MS Project (支持瀑布) 的整合,幫助追蹤進度。
持續風險管理 瀑布的嚴謹規劃有助於識別初期風險,而敏捷的快速迭代則可以在發現問題時快速修正。
何時考慮結合方法?
- 專案初期需求大致明確,但開發細節需要探索。
- 涉及多部門合作,部分部門需嚴格遵守流程,而其他部門則需要靈活調整。
- 客戶期望看到初期成果並根據回饋進行調整,但整體專案又有硬性截止期限。
結合敏捷與瀑布的策略
Water-Scrum-Fall 方法
- 前期 (Waterfall): 使用瀑布進行需求收集、預算規劃、法規合規等必要的前期計畫,確保專案的框架清晰。
- 中期 (Scrum/Agile): 進入開發階段後,透過敏捷 (如 Scrum) 的迭代週期,快速交付可用成果並持續優化。
- 後期 (Waterfall): 在測試、部署及維運階段回到較嚴謹的瀑布流程,以確保品質穩定性。
以專案階段為基礎進行選擇
- 需求穩定、風險高: 採用瀑布流程,確保階段性驗證。
- 需求不確定、需快速迭代: 使用敏捷方法,快速迭代並獲取用戶回饋。
組織層級混合
- 管理層 (Waterfall): 高層使用瀑布規劃專案大方向、預算與風險管理。
- 開發團隊 (Agile): 開發與測試團隊透過敏捷流程進行開發與驗證,確保靈活調整與快速交付。
結合敏捷與瀑布的方法提供了靈活與控制的平衡。核心在於理解專案需求的性質以及團隊與組織的適應能力。藉由選擇適合的結合方式,可以在確保專案整體方向不偏離的同時,享有敏捷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優勢。
課程中採用啟發式及互動式教學方法講授;採小組研討方式進行並做完整的個案演練、經驗分享、實務 Q&A、實作、提報,以及講師意見反饋,經由案例討論與案例演練來內化及活用敏捷式專案管理方法
適合對象
產品經理、專案經理、主管、專案小組 Leader、RD工程師、IT工程師、企劃專員、行銷專員、業務專員、HR專員、採購專員、品保專員、財務專員、想從事專案管理工作者及有興趣者
課程內容
Module 1:專案啟動(使用瀑布方法) -第1天
- 定義專案範疇、商業目標、時間表及預算。
- 撰寫高層需求文件(BRD)。
- 完成專案章程(Project Charter) 和初步風險評估。
- 確定里程碑 (Milestones) 與最終交付標準。
Module 2:規劃與設計(結合瀑布與敏捷元素) -第1天
- 將高層需求拆解為敏捷可交付的用戶故事(User Stories)。
- 將需求轉化為產品待辦清單 (Product Backlog)。
- 設計最小可行產品 (MVP) 並優先排序。
- 明確定義「完成的標準 (Definition of Done)」。
Module 3:開發與迭代(敏捷方法) -第2天
- 透過敏捷迭代 (Sprint) 快速交付可用成果。
- Sprint 規劃會議:選擇 Sprint 任務並設定目標。
- 每日站立會議 (Daily Scrum):追蹤進度、解決障礙。
- Sprint 結束檢視 (Sprint Review):展示已完成的功能並收集反饋。
- 回顧會議 (Retrospective):檢討流程並提出改進措施。
Module 4:測試與驗證階段(敏捷測試+瀑布驗證) -第2天
- 確保功能品質,同時遵守專案規定的最終驗證標準。
- 自動化測試:在每個 Sprint 中執行單元測試、集成測試。
- UAT (用戶驗收測試):在主要版本釋出前,由業務用戶驗證。
- 整合測試 (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 SIT):確保不同模組在整合時正常運作。
Module 5:發布與維運階段(瀑布控制下的敏捷部署)-第2天
- 在最終驗證後穩定、安全地釋出產品。
- 分階段部署 (Staged Deployment):先在測試環境部署,再逐步推向生產環境。
- 監控與支援:建立監控指標並提供持續支援。
- 回滾機制:針對問題建立回滾計畫以減少風險。
Module 6:結案與學習階段(敏捷反思+瀑布報告) -第2天
- 總結專案成就、挑戰及改進機會。
- 專案回顧:總結專案成功要素、挑戰及未來改進方向。
- 文件化學習:在知識管理平台上整理學習成果。
學會技能
適材適所:在正確的階段運用最適方法。
流暢的交接流程:確保瀑布與敏捷階段之間無縫轉換。
跨部門協作:建立敏捷與傳統管理團隊之間的理解與支持。
備註事項
精誠資訊恆逸教育訓練中心為PMI®認可之授權訓練教育中心,代號:3150。本課程符合PMI®國際專案管理學會PDU專業學分,需自行上網登錄
推薦課程
相關連結
說明會資訊
-
台北場次
-
新竹場次
-
台中場次
-
線上研討會場次
台北恆逸教育訓練中心
- 02-25149191
- 02-25149292
-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99號14樓
新竹恆逸教育訓練中心
- 03-5723322
- 03-5745738
-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295號3樓之2
台中恆逸教育訓練中心
- 04-23297722
- 04-23102000
- 台中市西區臺灣大道二段309號2樓
高雄恆逸教育訓練中心
- 07-5361199
- 07-5361698
- 高雄市苓雅區新光路38號4樓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