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服務的組態(Configuration)資訊對於IT服務管理有2種不同的詮釋作用
- 1. 變更檢測方面
- 為什麼SVR001伺服器壞了?
- httpd.conf一些改變
- 那麼,誰改變了它,為什麼?
以此觀點來看,完整性和安全性是高度優先事項。掌握服務內容已經改變,對避開事故或識別安全漏洞,是至關重要的資訊。
- 2. 組合(Portfolio)、相依性和資產方面
- 此伺服器執行那些應用軟體?
- 它們支援那些業務流程?
- 它們使用那些資料庫?
這些資訊,對於風險、事故和問題的影響分析,以及長期組合分析和規劃等活動非常重要。
組態管理實施是IT服務管理的關鍵所在,組態管理的具體實施分為以下幾步:
1.做好先期準備工作
在組織中對組態管理的理念、功能、目標等進行宣導,爭取高階管理的支援、讓員工理解組態管理的概念,為往後的推展先期的準備。
2. 制定組態管理的流程
組態管理流程起始於一個初始的規劃和建設步驟,包括創建組態管理資料庫(CMDB)。在初始化之後,該流程主要側重於日常基礎的鑒別和維護組態管理資料模型,以及維護組態資料。之後,該流程還負責產生組態資訊的報告、定期進行審核,組態管理規則和流程的建立為組態管理的實施提供了實施的依據。

3. 制定組態管理角色和職責
根據ITIL最佳實踐,確定組態管理中的流程角色,針對每個角色,都需要詳細定義其對應的職責。同時,必須要求企業的每位工都明確自己在參與和執行組態管理流程時所對應的角色和職責。要特別注意的是,定義組態管理的角色和職責應考慮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切勿脫離實際。
4. 定義組態項目 (Configuration Item)
首先必須對所需要管理的組態項目的範圍和細微度進行明確定義,如此,才能準確地收集到所需要的組態項目資訊。在選定想要管理的組態項目時,應該視單位的實際情況而定,不應過於複雜,也不應過於簡化導致效果不彰,因為組態管理是一個持續性的管理過程,需要不斷地改善和維護。如果公司規模比較大,組態項目比較多的情況時可以考慮分階段地對其進行管理。構成IT基礎架構的所有元件都稱為組態項目,定義組態項目物件時,須考量:為提供服務所必須的、清晰可識別的、可能會變更的,以及必須進行管理的。
5. 實施
實施中需要實施者與組織中的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取得確實的組態資料。在做資料收集統計時,應考慮到相關部門和實施人員的積極配合,收集組態項目的基礎資訊工作時一定要爭取一次成功。
6. 管理
組態管理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正確性更加敏感,需要管理人員切實執行應該履行的職責,才能達到組態管理的目的,否則將前功盡棄。組態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後期對CMDB的維護,如何維持組態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是很重要的,組態管理員的角色比較適合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兼任。
|